来源:菜瓜网校 2020年09月29日 14:19
1.水泥的初凝时间及终凝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 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2.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过多,或者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水泥熟料中所 含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都是过烧的,熟化很慢,在水泥已经硬化后还在慢慢水化并产生体积膨胀, 引起 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导致水泥石开裂。石膏掺量过多时,水泥硬化后过量的石膏还会继续与已固化的水化 铝酸钙作用,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俗称钙矾石),体积约增大 1.5 倍,引起水泥石开裂。
3.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有哪些要求?
答:(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 1.25;
(2) 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 1A412012-1 规定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大于 1.30;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
4.钢材的主要性能有哪些?
答: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 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5.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包括指标?
答:根据《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包括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 和匀质性指标。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具体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1h 经时变化 量这些推荐性指标和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200 次)这些强制性指标。匀质性指标具体包括氯离子含量、总碱量、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细度、pH 值和硫酸钠含量。
6.混凝土掺合料是如何分类的?
答;混凝土掺合料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非活性矿物掺合料基本不与水泥组分起反应,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等材料。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等本身不硬化或硬化速度很慢,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 Ca(OH)2 起反应,生成具有胶凝能力 的水化产物。
7.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 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组成材料的性质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特性等几方面。
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强度与水胶比,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包括搅拌与振捣,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龄期。
9.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哪些性能?
答: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 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 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故称为耐久性。
10.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包括:(1)改善混凝土或砂浆拌合物施工时的和易性;(2)提高混 凝土或砂浆的强度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3)节约水泥或代替特种水泥;(4)加速混凝土或砂浆的早 期强度发展;(5)调节混凝土或砂浆的凝结硬化速度;(6)调节混凝土或砂浆的含气量;(7)降低水 泥初期水化热或延缓水化放热;(8)改善拌合物的泌水性;(9)提高混凝土或砂浆耐各种侵蚀性盐类 的耐腐蚀性;(10)减弱碱-骨料反应;(11)改善混凝土或砂浆的毛细孔结构;(12)改善混凝土的泵 送性;(13)提高钢筋的抗锈蚀能力;(14)提高骨料与砂浆界面的粘结力,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15)提高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等。
11.混凝土外加剂是如何分类的?
答:混凝土外加剂包括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 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 冻剂、膨胀剂、防水剂及速凝剂等多种,可谓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我们可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以下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
由于网站页面限制,需要完整资料的学员可以关注下方菜瓜网校公众号,领取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知识点总结的完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