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菜瓜网校 2020年10月27日 14:26
一级建造师考试已落幕,准备202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小伙伴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了,菜瓜网校教研室老师推荐一级建造师【机电】十六个考点详细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Qj=ki•k2•Q,两台吊车共同抬吊时重量均摊
(13年案例二第2问)(07年案例四第1、2问)
二、如何选择流动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依照其特性曲线图、表进行,选择步骤是: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度也就确定了。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幅度(回转半径)、臂长,由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或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三、如何处理流动起重机的基础?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应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
四、平衡梁的作用
1、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2、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3、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
4、多机抬吊时,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
五、吊装方法的基本选择步骤
1、技术可行性论证;2、安全性分析;3、进度分析;4、成本分析;5、综合选择。
六、吊装方案编制的内容?
1、编制说明及依据;2、工程概况;3、吊装工艺设计;4、吊装组织体系,包括劳动组织、人力资源计划、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等;5、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6、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7、吊装应急预案;8、吊装计算校核书。
七、起重机吊装工艺计算书一般包括的内容?
1、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2、吊装安全距离核算;3、吊耳强度核算;4、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八、吊装方案的管理P41
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即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工程,吊装方案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13年案例二第1问)(17年案例三第3问)
3、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即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起吊重量300kN及以上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吊装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再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总承包管理的项目,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会。(12年案例二第4问)
4、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九、起重机械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十、吊装系统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主要原因:(1)多机吊装的不同步;(2)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3)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4)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1)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2)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3)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4)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十一、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十二、焊条的选用原则?
1、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匹配原则;
2、保证焊接构件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原则;
3、满足焊接结构特点及受力条件原则;
4、具有焊接工艺可操作性原则;
5、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原则。
十三、焊接工艺评定的步骤?
1、焊接工艺评定的委托:施工单位应采取内部委托自行组织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任何施焊单位不允许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PWPS的编制、试件焊接等)委托另一个单位来完成。试件和试样的加工、无损检测和理化性能试验等可委托。
2、拟定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应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相当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拟定,不允许“照抄”或“输入”其他单位焊接工艺评定数据。焊接工艺规程也称焊接作业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
3、施焊试件:焊评试件应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工,使用本单位的焊接设备施焊,既可证明施焊单位的焊接技术能力和工装水平,又能排除焊工技能因素的影响。
4、试件检验:焊评试件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试验和弯曲试验。
5、签发报告: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应作好记录,焊评完成后应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应由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核。
十四、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有哪些?
(1)构件设计时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可减小变形量,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应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峰值叠加。
(3)优化设计结构,如将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1)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2)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3)层间进行锤击;(4)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机械拉伸或加热拉伸);(5)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6)预热;(7)消氢处理;(8)采用热处理的方法;(9)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十五、焊接变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危害:降低装配质量;影响外观质量,降低承载力;增加矫正工序,提高制造成本。
措施:1、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1)合理安排焊缝位置;(2)合理选择焊缝数量和长度;(3)合理选择坡口形式。
2、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1)预留收缩余量法;(2)反变形法;(3)刚性固定法;(4)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3、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1)合理的焊接方法;(2)合理的焊接线能量;(3)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十六、焊前检查的内容?
1、母材和焊材
对所有工程使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在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是防止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上影响施工质量。
2、零部件主要结构尺寸,
焊件组对前应检查各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尺寸,包括主要结构尺寸,包括主要结构尺寸的校核性检查,以保证零部件组焊成构件的几何尺寸。
3、组对质量
组对后应检查组对构件焊缝的形状及位置、对接接头错边量、角变形、组对间隙、搭接接头的搭接量及贴合质量、带垫板对接接头的贴合质量。
4、坡口清理检查
由于组装过程或组装、清理后待焊过程,破口表面仍可能氧化和被污染,所以在施焊开始前应对坡口及坡口两侧再次进行清理检查。
5、焊接前的确认
通常把“组对后、焊接前检查”确定为质量控制点。在全部焊前准备工作经检査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开始焊接工作;由焊工和焊接检查人员确认焊接准备工作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接头有权拒绝施焊。
更多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尽在菜瓜网校,欢迎您扫码关注免费领取。